-
小米起诉“米系有品”公司侵害商标权
- 时间:2025-08-19 09:19:17 来源: 人气:36
小米起诉"米系有品"商标侵权案即将开庭,涉案公司业务与小米高度重合。小米已布局"有品"系列商标多年,此前曾获3500万元商标侵权赔偿。
查询显示,小米科技有限责任公司与米系有品(晋江)智能科技有限公司相关侵害商标权案件新增一项开庭公告,原告为小米科技有限责任公司,该案件将于9月3日在晋江市人民法院开庭审理。
工商信息显示,米系有品(晋江)智能科技有限公司成立于2024年12月9日,注册资本5万元,法定代表人为丁鸿源,注册地址位于晋江市陈埭镇洋埭村,经营范围涵盖家用电器销售、日用家电零售、互联网销售等多个与小米核心业务重叠的领域。
另外,小米科技对“有品”系列商标布局已久。相关信息显示,小米于2021年8月申请注册“小米有品”商标(注册号58854256),核定使用范围包括第12类运输工具;2024年12月又申请第5类“小米有品”商标,涵盖医用消毒剂等商品。此外,小米还拥有“米家有品”“集有品”等多件核心商标,其中“有品及图”商标已在第35类广告、销售展示架出租等服务上注册。
此次诉讼并非小米首次对商标侵权采取法律行动。2025年5月,上海知识产权法院对两起涉“小米”商标侵权案作出一审判决,认定“小米零度”“凡小米”等标识构成侵权,判决被告赔偿经济损失及合理开支共计3500万元,并明确将“小米”商标认定为驰名商标。
商标侵权赔偿涉及多个法律维度,是一个复杂但可量化的问题。根据我国商标法及相关司法解释,赔偿计算主要依据以下规则和方式:
一、法律依据(核心条款)
我国商标法第六十三条明确规定:
实际损失优先:按权利人因侵权所受实际损失确定;
侵权获利次之:实际损失难以确定的,按侵权人因侵权所获利益确定;
许可费倍数:前两者均难确定的,参照该商标许可使用费的倍数确定;
法定赔偿:上述均无法确定的,由法院根据侵权行为情节判决500万元以下赔偿。
二、赔偿范围的具体计算方式
权利人的实际损失
=侵权商品销量×权利人正品单位利润
(需举证侵权销量与损失因果关系)
侵权人的侵权获利
=侵权商品销量×侵权单位利润
(可申请法院调取侵权方财务账册)
商标许可使用费的倍数
一般为许可费的1-5倍,恶意侵权可突破5倍
(需提供合法商标许可合同作为参照)
法定赔偿(实务中最常用)
法院综合考虑以下因素酌定赔偿(不超过500万元):
?侵权行为的性质、持续时间、地域范围
?商标知名度及商业价值
?侵权人主观恶意程度
?权利人维权合理开支(律师费、公证费等)
?侵权造成的商誉损害
三、惩罚性赔偿(关键新增制度)
符合以下条件可主张1-5倍惩罚性赔偿:
✅侵权人主观恶意(明知是商标仍侵权)
✅侵权情节严重(如大规模制假售假)
计算基数=实际损失/侵权获利/许可费倍数
四、可主张的其他费用
合理维权开支:律师费、公证费、鉴定费、差旅费等
诉讼保全费用:财产保全担保费、执行费等
(需保留正规票据作为证据)
五、证据收集要点
侵权证据:公证购买侵权产品、网页截图、经营场所录像
损失证据:销量下降数据、市场份额分析报告
获利证据:申请法院调取侵权方银行流水、纳税记录
许可费证据:商标许可合同、付款凭证
维权支出:律师费发票、公证费收据等
温馨提示:建议尽快委托知识产权律师介入,通过发送律师函、行政投诉(市场监管部门)或民事诉讼组合维权。商标案件专业性极强,赔偿金额的举证策略直接影响最终结果,专业法律团队的参与往往能显著提高获赔额度。
温馨提示:以上就是关于“小米起诉“米系有品”公司侵害商标权”的相关介绍,如果您对商标注册申请还存在疑问,欢迎点击构卓知识产权的顾问进行咨询,他们会给您详细的解答。
相关文章
- 据构卓企服了解,在8月20日凌晨2点举行的科隆游戏展开幕之夜上,游戏科学以一支CG先导预告片正式公布新作《黑神话:钟馗》。据游戏科学官网披露,《黑神话:钟馗》是黑神话系列的第二部作品。 查询显示,游戏科学关联公司深圳市游科互动科技有限公司成立于2014年6月,法定代表人为冯骥,注册资本约66万...2025-08-20
- 近期,厦门市因吹四挺影视文化工作室(简称因吹四挺工作室)为公益项目“小小的守护基金”申请的部分图形商标已从申请阶段正式转为注册状态,标志着该项目迈入品牌化新阶段。因吹四挺工作室,由演员赵露思全资持股,其经营范围覆盖影视制作、文化经纪等泛娱乐产业链。此次注册成功的图形商标涵盖第11类家用电器、第14类...2025-08-19
- 小米起诉"米系有品"商标侵权案即将开庭,涉案公司业务与小米高度重合。小米已布局"有品"系列商标多年,此前曾获3500万元商标侵权赔偿。 查询显示,小米科技有限责任公司与米系有品(晋江)智能科技有限公司相关侵害商标权案件新增一项开庭公告,原告为小米科技有限责任公司,该案件将于9月3日在晋江市人民...2025-08-19
- 近日,上海知识产权法院审理完结一起商标侵权纠纷案件。被告投机取巧,将原告知名商标拆分进行注册,注册成功后又组合使用,仿冒该知名品牌,最终被判商标侵权,要赔偿300万。一起来了解一下。本案原告是安格洛广州公司,其母公司系在英国注册的安格洛联营公司,在中国注册了多件“鹰”图形商标...2025-08-19